無論按照什麼標準對Windows和Linux進行評估,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每個操作系統都不止一個版本。微軟的操作系統有Windows98、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Windows 2003 Server和Windows CE,而Linux的發行版由於內核(基於2.2、2.4、2.6)的不同和軟件包的不同也有較大的差異。我們本文所使用的操作系統,都是目前的技術而不是那些"古老"的解決方案。
對於用戶來說,Linux和Windows的不斷更新引發了兩者之間的競爭。用戶可以有自己喜歡的系統,同時也在關注競爭的發展。微軟的主動性似乎更高一些――這是由於業界"冷嘲熱諷"的"激勵"與Linux的不斷發展。微軟將在下幾個月對Windows安全進行改觀,屆時微軟會發布Windows XP的WindowsXP Service Pack 2。這一服務包增強了Windows的安全性,關閉了原先默認開放的許多服務,也提供了新的補丁管理工具,例如:為了避免受到過多無用的信息,警告服務和信使服務都被關閉。大多數情況下,關閉這些特性對於增強系統安全性是有好處的,不過很難在安全性與軟件的功能性、靈活性之間作出折衷。
最顯著的表現是:微軟更加關注改進可用性的同時增強系統的安全性。比如:2003年許多針對微軟的漏洞攻擊程序都使用可執行文件作為電子郵件的附件(例如MyDoom)。Service Pack2包括一個附件執行服務,為Outlook/Exchange、 Windows Messenger和Internet Explorer提供了統一的環境。這樣就能降低用戶運行可執行文件時感染病毒或者蠕蟲的威脅性。另外,禁止數據頁的可執行性也會限制潛在的緩衝區溢出的威脅。不過,微軟在WindowsXP Service Pack 2中並沒有修改Windows有問題的架構以及安全傳輸的部分,而是將這部分重擔交給了用戶。
微軟的重點顯然是支持應用程序的安全性。WindowsXP Service Pack 2中增強的許多方面都是以Outlook/Exchange和Internet Explorer作為對象的。例如:Internet Explorer中有一個智能的MIME類型檢查,會對目標的內容類型進行檢查,用戶可以獲悉該內容中是否存在潛在的有害程序。不過這一軟件是不是能將病毒與同事的電子數據表區分開來呢?
WindowsXP Service Pack 2的另一個新特性是能夠卸載瀏覽器的多餘插件,這需要終端用戶檢查並判斷需要卸載哪些插件。Outlook/Exchange可以預覽電子郵件消息,因此用戶可以在打開之前就將電子郵件刪除。另一個應用安全的增強,防火牆在網絡協議棧之前啟動。對於軟件開發者來說,遠方過程調用中權限的改變,使得安全性差的代碼難以工作正常。
WindowsXP Service Pack 2也為Windows用戶提供了許多華麗的新特性,但是問題仍然存在:這些特性會不會對管理員甚至是終端用戶造成負擔?是不是在增加了Windows操作系統代碼安全性的同時讓系統變得更加複雜?
Linux 與Windows 的不同 雖然有一些類似之處,但Windows和Linux的工作方式還是存在一些根本的區別。這些區別只有在您對兩者都很熟悉以後才能體會到,但它們卻是Linux 思想的核心。
Linux 有圖形化的管理工具,以及日常辦公的工具,比如電子郵件、網絡瀏覽器和文檔處理工具等。不過,在Linux 中,圖形化的管理工具通常是控制台(命令行) 工具的擴展。也就是說,用圖形化工具能完成的所有工作,用控制台命令同樣可以完成。同樣,使用圖形化工具並不妨礙您對配置文件進行手工修改。其實際意義可能並不是特別顯而易見,但是,如果在圖形化管理工具中所做的任何工作都可以以命令行的方式完成,這就表示那些工作也可以由一個腳本來實現。腳本化的命令可以成為自動執行的任務。Linux 同時支持這兩種方式,並不要求您只用文本或者只用GUI。您可以根據您的需要選擇最好的方法。
Linux 中的配置文件是人類可讀的文本文件,這與過去的Windows 中的INI 文件類似,但與Windows 的註冊表機制在思路上有本質的區別。每一個應用程序都有其自己的配置文件,而且通常不與其他的配置文件放在一起。不過,大部分的配置文件都存放於一個目錄樹(/etc) 下的單個地方,所以看起來它們在邏輯上是在一起。文本文件的配置方式使得不通過特殊的系統工具就可以完成配置文件的備份、檢查和編輯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